本報訊記者楊亞娟報道:10月31日,第二屆“講好山西故事讓文物‘活’起來”校園演說大賽在長治學院實驗劇場舉行。來自全校各系的10支代表隊伍演繹了10組文物和歷史故事,以期通過與文物古今對話的形式更好地展現(xiàn)文物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(nèi)涵,激發(fā)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,增強愛國主義和文化自信。
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(fā)祥地之一,文化遺產(chǎn)豐富,文物古跡眾多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(shù)量居全國第一,素有“地上文物看山西”之說。為了保護好、傳承好、利用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,把文物故事講好,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長治學院歷史與旅游管理系精心組織了本次“講好山西故事讓文物‘活’起來”校園演說大賽。
本次大賽共有來自歷史與旅游管理系、中文系、外語系、數(shù)學系、物理系等9個系的10個團隊參賽,通過現(xiàn)場演說與情景劇結(jié)合、古今對話的形式,配合視頻、圖片、PPT講解,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晉侯鳥尊、晉公盤、云岡石窟、介休琉璃、二十八星宿彩塑像、鸛雀樓、琺華鏤雕、金代戲俑、青蓮寺、普救寺等文物背后的宗教信仰、民俗傳說、歷史事件。其中,歷史與旅游管理系“孟姬的嫁妝”團隊作品《不一般的嫁妝:永恒之愛》完美演繹了青銅禮器、山西博物院國家一級文物“晉公盤”背后所寄托的晉文公重耳對女兒孟姬的拳拳父愛,令人印象深刻。
文物是民族精神的瑰寶,是歷史的見證和記憶。通過講述文物故事,大學生與文物實現(xiàn)了跨越時空的對話,從而感染更多人感受文物和文化的魅力,有力推進文化遺產(chǎn)的保護和傳承。
經(jīng)過激烈角逐,最終歷史與旅游管理系“孟姬的嫁妝”團隊作品《不一般的嫁妝:永恒之愛》與物理系“青云隊”團隊作品《讓云岡石窟“活”起來》獲得一等獎。
(來源:上黨晚報)
[編輯:趙孝蕾]
|